回望2009,中国软件市场可谓狼烟四起。除了SAP、Oracle等老牌国际软件厂商深陷诸多丑闻外,国内IT运维行业更是爆出两厂商因抄袭事件而对簿公堂的消息。

  随着天津摩卡软件与上海北塔软件纠纷的起起伏伏,IT运维业得到了媒体前所未有的关注。从最初摩卡的非指名谴责到“幕后黑手”——北塔的浮出水面、摩卡的首诉公堂到北塔的高调反诉,再到摩卡的二次起诉和北塔的销声匿迹。网管软件抄袭门事件可谓一波三折。这期间,在网络媒体的强劲推力下,再加之“内鬼爆料”、“御用枪手”等诸多始料未及猛料的推波助澜下,整个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拒绝潜规则摩卡维权全追踪

  回顾事件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得知:摩卡和北塔的主要纠纷点在于摩卡的BSM产品与北塔的BTIM产品操作界面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摩卡业务服务管理是摩卡在2005年即推出的主打产品,而北塔BTIM则是在2009年才推出。二者上市时间相差甚远,界面却又很像“双胞胎”,这不得不让人联想些什么。尤其是一个以北塔“内鬼”身份对事件进行爆料的人的出现,更使得大众和舆论坚定了这种想法。

  在得知自己的产品界面遭遇“双胞胎”之后,摩卡及时选择了法律途径,对北塔提起诉讼,这种举动虽属正常,但在对“借鉴”、“抄袭”早已成为“潜规则”的软件业来说,这种情理之中的举动却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甚至被人看做为“另类”与“炒作”。

  进而,埋伏在“潜规则”之下的“隐君子”们开始了他们的“地下活动”,紧接着,一顶顶冠以“炒作”、“恶意竞争”的帽子被强加于摩卡之上。

  与此同时,北塔像“幽灵”一般,时而伴随着“很受伤”的乐曲出现在媒体视野。不得不承认,在“隐君子”的活动之下,北塔这个“很受伤的幽灵”确实博得了部分舆论的同情与怜悯。继而,北塔趁势翻身,甚至以侵犯商誉权反诉摩卡。正是北塔这一“得寸进尺”的举动彻底激怒了摩卡,使得摩卡做出先撤诉再增加证据重新上诉的决定。于是,便有了现如今的抄袭门事件“二进宫”。

  百家争鸣摩卡维权引发舆论探讨

  了解了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我们不得不惊叹它的跌宕起伏。但正是这种充满了迷幻、离奇、紧张的色彩,使得原本在平凡不过的版权纠纷案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甚至连资深IT评论人——炳叔都坐不住了,特别针对此事做了一期题为“天津摩卡上海北塔谁先告状谁有理”的视频评论。

  在炳叔看来,作为此事的原告,摩卡无论是维权也好、炒作也罢,都不失为行业参考的典范。他甚至还对摩卡选作上海为起诉地做了详尽的分析,虽然他的论调略带娱乐色彩,但他针对事件的关键点还是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话语行间,也可以看出他对摩卡行为的赞许。

  不仅如此,该事件更是在各大主流媒体引发了多轮争论与讨论,并凭借双方有来有往的唇枪舌剑高调入选华军资讯推出的“2009IT十大抄袭门事件”。如此种种,IT运维抄袭门事件的影响可见一斑。

  警醒业界摩卡维权引发业界深思

  随着事件的发展、舆论倾向的逐渐明晰。几经浮沉后,整个事件逐渐得以沉淀,人们在经历迷茫与喧嚣之后,更多想到的是:摩卡软件维权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思考?

  首先,摩卡与北塔从涉足同一行业的那一天就注定了二者之间的博弈不可避免,这一点不容置疑,毕竟有市场就会有竞争。而在博弈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公平竞争、公开竞争、有序竞争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其次,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的作用不可替代。虽然说“借鉴”已然成为笼罩软件产业多年的“潜规则”,但它毕竟和真正的创新有着本质的差别。因此,在企业发展中如何做到真实、有效的创新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最后,从国内软件产业大环境来看,软件企业作为软件产业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的良性发展对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软件企业如何良性发展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诉,我们不得不承认,抄袭有百害而无一利,毕竟抄袭不等于创新。更何况,抄袭只能使整个软件产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这种循环不仅不利企业良性发展,更是对中国软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因此,无论结果如何,摩卡在维权事件中已经是个胜利者,这种胜利,不仅仅是因为它对“潜规则”的拒绝,更多的是因为它给同业者和整个产业带来的思考。正是这种思考带动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软件产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