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5月推出的Java程序设计语言和Java平台(即JavaSE, JavaEE, JavaME)的总称。Java 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广泛应用于个人PC、数据中心、游戏控制台、科学超级计算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开发者专业社群。在全球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环境下,Java更具备了显著优势和广阔前景。

[b]什么是JAVA[/b]
JAVA简介
  它最初被命名为Oak,目标设定在家用电器等小型系统的编程语言,来解决诸如电视机、电话、闹钟、烤面包机等家用电器的控制和通讯问题。由于这些智能化家电的市场需求没有预期的高,Sun放弃了该项计划。就在Oak几近失败之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Sun看到了Oak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广阔应用前景,于是改造了Oak,以“Java”的名称正式发布。 
Java 编程语言的风格十分接近C、C++语言。Java是一个纯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它继承了 C++ 语言面向对象技术的核心,Java舍弃了C ++语言中容易引起错误的指针(以引用取代)、运算符重载(operator overloading)、多重继承(以接口取代)等特性,增加了垃圾回收器功能用于回收不再被引用的对象所占据的内存空间,使得程序员不用再为内存管理而担忧。在 Java SE 1.5 版本中,Java 又引入了泛型编程(Generic Programming)、类型安全的枚举、不定长参数和自动装/拆箱等语言特性。
   Java 不同于一般的编译执行计算机语言和解释执行计算机语言。它首先将源代码编译成二进制字节码(bytecode),然后依赖各种不同平台上的虚拟机来解释执行字节码,从而实现了“一次编译、到处执行”的跨平台特性。不过,每次的编译执行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Java 程序的运行效率。但在 J2SE 1.4.2 发布后,Java 的执行速度有了大幅提升。
   与传统程序不同,Sun 公司在推出 Java 之际就将其作为一种开放的技术。全球数以万计的 Java 开发公司被要求所设计的 Java 软件必须相互兼容。“Java 语言靠群体的力量而非公司的力量”是 Sun 公司的口号之一,并获得了广大软件开发商的认同。这与微软公司所倡导的注重精英和封闭式的模式完全不同。 
  Sun 公司对 Java 编程语言的解释是:Java 编程语言是个简单、面向对象、分布式、解释性、健壮、安全与系统无关、可移植、高性能、多线程和动态的语言。
   Java 平台是基于 Java 语言的平台。这样的平台目前非常流行,因此微软公司推出了与之竞争的.NET平台以及模仿 Java 的 C#语言。
名字起源
  [b]Java的名字的来源[/b]:Java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英文名称,因盛产咖啡而闻名。Java语言中的许多库类名称,多与咖啡有关,如JavaBeans(咖啡豆)、NetBeans(网络豆)以及ObjectBeans (对象豆)等等。SUN和JAVA的标识也正是一杯正冒着热气的咖啡。
   据James Gosling(詹姆斯·高斯林)回忆,最初这个为TV机顶盒所设计的语言在Sun内部一直称为Green项目。我们的新语言需要一个名字。Gosling(高斯林)注意到自己办公室外一棵茂密的橡树Oak,这是一种在硅谷很常见的树。所以他将这个新语言命名为Oak。但Oak是另外一个注册公司的名字。这个名字不可能再用了。在命名征集会上,大家提出了很多名字。最后按大家的评选次序,将十几个名字排列成表,上报给商标律师。排在第一位的是Silk(丝绸)。尽管大家都喜欢这个名字,但遭到James Gosling的坚决反对。排在第二和第三的都没有通过律师这一关。只有排在第四位的名字、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和律师的通过,这个名字就是Java。10多年来,Java就像爪哇咖啡一样誉满全球,成为实至名归的企业级应用平台的霸主。
[b]JAVA的来源[/b]
  Java平台和语言最开始只是SUN公司在1990年12开始研究的一个内部项目。SUN公司的一个叫做帕特里克·诺顿的工程师被升阳自己开发的C 和C语言编译器搞得焦头烂额,因为其中的API极其难用。帕特里克决定改用NeXT,同时他也获得了研究公司的一个叫做“Stealth 计划”的项目的机会。
   “Stealth 计划”后来改名为“Green计划”,James Gosling(詹姆斯·高斯林)和麦克·舍林丹也加入了帕特里克的工作小组。他们和其他几个工程师一起在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市沙丘路的一个小工作室里面研究开发新技术,瞄准下一代智能家电(如微波炉)的程序设计,SUN公司预料未来科技将在家用电器领域大显身手。团队最初考虑使用C 语言,但是很多成员包括升阳的首席科学家比尔·乔伊,发现C 和可用的API在某些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工作小组使用的是内嵌类型平台,可以用的资源极其有限。很多成员发现C 太复杂以至很多开发者经常错误使用。他们发现C 缺少垃圾回收系统,还有可移植的安全性、分布程序设计、和多线程功能。最后,他们想要一种易于移植到各种设备上的平台。
   根据可用的资金,比尔·乔伊决定开发一种集C语言和Mesa语言大成的新语言,在一份报告上,乔伊把它叫做“未来”,他提议SUN公司的工程师应该在C 的基础上,开发一种面向对象的环境。最初,高斯林试图修改和扩展C 的功能,他自己称这种新语言为C --,但是后来他放弃了。他将要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语言,被他命名为“Oak”(橡树),以他的办公室外的树而命名。 
  就像很多开发新技术的秘密的工程一样,工作小组没日没夜地工作到了1992年的夏天,他们能够演示新平台的一部分了,包括Green操作系统,Oak的程序设计语言,类库,和其硬件。最初的尝试是面向一种类PDA设备,被命名为Star7,这种设备有鲜艳的图形界面和被称为“Duke”的智能代理来帮助用户。1992年12月3日,这台设备进行了展示。
   同年11月,Green计划被转化成了“FirstPerson有限公司”,一个SUN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团队也被重新安排到了帕洛阿尔托。FirstPerson团队对建造一种高度互动的设备感兴趣,当时代华纳发布了一个关于电视机顶盒的征求提议书时(Request for proposal),FirstPerson改变了他们的目标,作为对征求意见书的响应,提出了一个机顶盒平台的提议。但是有线电视业界觉得FirstPerson的平台给予用户过多地控制权,因此FirstPerson的投标败给了SGI。与3DO 公司的另外一笔关于机顶盒的交易也没有成功,由于他们的平台不能在电视工业产生任何效益,公司再并回SUN公司。
基本概念
  final类:为防止他人从你的类上派生新类,此类是不可扩展的。
   动态调用比静态调用花费的时间要长。   多态类:在java中,对象变量是多态的。而java中不支持多重继承。
   抽象类:规定一个或多个抽象方法的类本身必须定义为abstract。
   例: public abstract string getDescripition 
  Java中的每一个类都是从Object类扩展而来的。
   object类中的equal和toString方法。 
  equal用于测试一个对象是否同另一个对象相等。
   toString返回一个代表该对象的字符串,几乎每一个类都会重载该方法,以便返回当前状态的正确表示。   (toString 方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通用编程:任何类类型的所有值都可以同object类型的变量来代替。
   封装:就是把数据和行为结合起在一个包中)并对对象使用者隐藏数据的实现过程,一个对象中的数据叫他的实例字段(instance field)。
   重载:当多个方法具有相同的名字而含有不同的参数时,便发生重载。编译器必须挑选出调用哪个方法。   数组列表:ArrayList动态数组列表,是一个类库,定义在java.util包中,可自动调节数组的大小。
   class类 object类中的getclass方法返回class类型的一个实例,程序启动时包含在main方法的类会被加载,虚拟机要加载他需要的所有类,每一个加载的类都要加载它需要的类。
   [b]Java与C/C++的差异[/b]
   熟悉C语言和C++语言的读者一定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实际上,Java确实是从C语言和C++语言继承了许多成份,甚至可以将Java看成是类C语言发展和衍生的产物。比如Java语言的变量声明,操作符形式,参数传递,流程控制等方面和C语言,C++语言完全相同.尽管如此,Java和C语言,C++语言又有许多差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Java中对内存的分配是动态的,它采用面向对象的机制,采用运算符new为每个对象分配内存空间,而且,实际内存还会随程序运行情况而改变。程序运行中 Java系统自动对内存进行扫描,对长期不用的空间作为”垃圾”进行收集,使得系统资源得到更充分地利用.按照这种机制,程序员不必关注内存管理问题,这使Java程序的编写变得简单明了,并且避免了了由于内存管理方面的差错而导致系统出问题。而C语言通过malloc()和free()这两个库函数来分别实现分配内存和释放内存空间的,C++语言中则通过运算符new和delete来分配和释放内存.在C和C++这种机制中,程序员必须非常仔细地处理内存的使用问题。一方面,如果对己释放的内存再作释放或者对未曾分配的内存作释放,都会造成死机;而另一方面,如果对长期不用的或不再使用的内存不释放,则会浪费系统资源,甚至因此造成资源枯竭.
   (2) Java不在所有类之外定义全局变量,而是在某个类中定义一种公用静态的变量来完成全局变量的功能。
   (3) Java不用goto语句,而是用try-catch-finally异常处理语句来代替goto语句处理出错的功能.   (4) Java不支持头文件,而C和C++语言中都用头文件来定义类的原型,全局变量,库函数等,这种采用头文件的结构使得系统的运行维护相当繁杂。
   (5) Java不支持宏定义,而是使用关键字final来定义常量,在C++中则采用宏定义来实现常量定义,这不利于程序的可读性.
   (6) Java对每种数据类型都分配固定长度。比如,在Java中,int类型总是32位的,而在C和C++中,对于不同的平台,同一个数据类型分配不同的字节数,同样是int类型,在PC机中为二字节即16位,而在VAX-11中,则为32位.这使得C语言造成不可移植性,而Java则具有跨平台性(平台无关性).
   (7) 类型转换不同。在C和C++中,可通过指针进行任意的类型转换,常常带来不安全性,而在Java中,运行时系统对对象的处理要进行类型相容性检查,以防止不安全的转换.
   (8) 结构和联合的处理。在C和C++中,结构和联合的所有成员均为公有,这就带来了安全性问题,而在Java中根本就不包含结构和联合,所有的内容都封装在类里面.
   (9) Java不再使用指针。指针是C和C++中最灵活,也最容易产生错误的数据类型.由指针所进行的内存地址操作常会造成不可预知的错误,同时通过指针对某个内存地址进行显式类型转换后,可以访问一个C++中的私有成员,从而破坏安全性。而Java对指针进行完全地控制,程序员不能直接进行任何指针操作.
   (10)避免平台依赖。Java语言编写的类库可以在其它平台的Java应用程序中使用,而不像C++语言必须依赖于Windows平台。
   (11)在B/S开发方面,Java要远远优于C++。
[b]历史版本[/b]
  1995年5月23日,Java语言诞生
   1996年1月,第一个JDK-JDK1.0诞生
   1996年4月,10个最主要的操作系统供应商申明将在其产品中嵌入JAVA技术
   1996年9月,约8.3万个网页应用了JAVA技术来制作
   1997年2月18日,JDK1.1发布
   1997年4月2日,JavaOne会议召开,参与者逾一万人,创当时全球同类会议规模之纪录
   1997年9月,JavaDeveloperConnection社区成员超过十万
   1998年2月,JDK1.1被下载超过2,000,000次
   1998年12月8日,JAVA2企业平台J2EE发布 
  1999年6月,SUN公司发布Java的三个版本:标准版(J2SE)、企业版(J2EE)和微型版(J2ME)
   2000年5月8日,JDK1.3发布
   2000年5月29日,JDK1.4发布 
  2001年6月5日,NOKIA宣布,到2003年将出售1亿部支持Java的手机 
  2001年9月24日,J2EE1.3发布 
  2002年2月26日,J2SE1.4发布,自此Java的计算能力有了大幅提升 
  2004年9月30日18:00PM,J2SE1.5发布,成为Java语言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为了表示该版本的重要性,J2SE1.5更名为Java SE 5.0
   2005年6月,JavaOne大会召开,SUN公司公开Java SE 6。此时,Java的各种版本已经更名,以取消其中的数字“2”:J2EE更名为Java EE,J2SE更名为Java SE,J2ME更名为Java ME 
  2006年12月,SUN公司发布JRE6.0 
  2009年04月20日,甲骨文74亿美元收购Sun。取得java的版权。
   2010年9月,JDK7.0已经发布,增加了简单闭包功能。
   2011年7月,甲骨文公司发布java7的正式版。


                              本文转载自:【[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9.htm]百度百科[/url]】